随着国内自动驾驶政策持续放宽与技术成本下降,曹操出行Robotaxi(自动驾驶出租车)布局加速推进,计划2025年底推出L4级定制车型,2027年实现规模化运营,凭借“定制车+智能驾驶”一体化优势,剑指2035年1.6万亿元的中国Robotaxi市场,有望彻底改变网约车行业竞争格局。
政策与技术双重利好,为曹操出行Robotaxi落地创造条件。2025年发布的《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办法(修订版)》,首次允许L4级自动驾驶车辆在上海等5个试点城市开展全域商业化运营,并取消“安全员强制随车”要求;上海等地进一步出台细则,提出2027年开放5000公里自动驾驶道路、L4级载客量突破600万人次的目标。同时,激光雷达、传感器等硬件成本快速下降,行业预测Robotaxi单公里成本将于2026年与传统网约车持平,商业化盈利临界点临近。
曹操出行在Robotaxi领域已具备先发优势。今年2月,公司“曹操智行”自动驾驶平台正式上线,截至6月末,在苏州、杭州累计完成超1.5万公里自动驾驶测试,验证了技术稳定性;4月起部署的新一代Robotaxi,采用吉利自研冗余架构,深度融合自动派单、远程安全保障等运营能力,预装的自动驾驶组件与卫星定位模块实现“硬件级集成”,定位精度达厘米级,确保复杂场景下的行驶安全。
依托定制车优势,曹操出行Robotaxi有望实现“降本快、落地稳”。作为全国定制车规模最大的出行平台,公司已验证成熟的资产管理、运维服务体系,可直接复用于Robotaxi场景——例如,换电站网络可满足Robotaxi快速补能需求,定制车生产体系可降低自动驾驶车型制造成本。机构预测,曹操出行Robotaxi单车毛利有望在2028-2029年回正,2030年单车年毛利达5万-7.2万元。
更关键的是,Robotaxi将彻底优化公司成本结构。招股书显示,2022-2024年“司机收入及补贴成本”占曹操出行出行服务收入的80%,是最大成本项;Robotaxi规模化后,这部分成本将大幅降低,推动毛利率显著提升。若按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,2035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达1.6万亿元,曹操出行凭借15%的市场份额测算,仅该业务板块估值便可达2400亿元,成为公司长期增长核心引擎。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明确表示,曹操出行将作为集团Robotaxi最重要的商业化载体,进一步凸显其战略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