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出行“卫星+Robotaxi”技术融合 推动行业进入精准运营新阶段

随着曹操智行号卫星发射计划的推进,曹操出行在卫星技术+Robotaxi”领域的融合创新持续深化,不仅实现定位精度与运营安全的双重突破,更推动国内Robotaxi行业从技术验证精准运营转型,为规模化商业化奠定技术基础。

在定位精度方面,曹操出行Robotaxi通过卫星+地面双重定位网络,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。时空道宇运营的吉利星座”30颗在轨卫星,与国内5000余个高精定位地基站点协同,可实时为Robotaxi提供位置、速度、高度等数据,即便在隧道、高楼密集的城市峡谷区域,也能实现车道级追踪,定位误差控制在10厘米以内。对比传统GPS定位,这一精度提升显著——在苏州早晚高峰高架路段试点中,预装卫星模块的Robotaxi车道级追踪准确率达99.8%,较未装卫星模块的测试车辆提升23个百分点,有效避免因定位偏差导致的车道偏离、避险延迟等问题。

运营安全层面,卫星技术为Robotaxi构建永不失联的通信保障体系。在极端天气(如暴雨、暴雪)或地面基站故障时,卫星可实时传输车辆状态数据与调度指令,支持远程紧急制动、路径重新规划等关键操作。曹操出行CEO龚昕表示,这一体系解决了Robotaxi规模化运营的安全痛点”——此前地面基站断联可能导致车辆失控,而卫星通信可确保车辆与调度中心始终保持连接,为无安全员运营提供核心技术支撑。目前,曹操出行已在苏州、杭州试点无安全员”Robotaxi短途运营,乘客通过APP下单即可体验,安全事故率为零。

成本控制是精准运营的另一核心。依托吉利集团全产业链协同优势,曹操出行Robotaxi实现卫星技术与自动驾驶组件的硬件级集成,无需依赖第三方定位服务商,定位服务成本较行业均值降低40%。同时,20254月部署的新一代Robotaxi采用吉利自研冗余架构,单车制造成本较外购组件的同类车型降低28%。按吉利规划,2026年定制化L4Robotaxi量产后,单公里运营成本有望降至1.4元,接近传统网约车1.2/公里的成本水平,具备商业化盈利潜力。

行业分析指出,曹操出行的卫星+Robotaxi”融合模式,为行业树立技术标杆。目前,部分二线出行平台已与民营航天企业接触,寻求类似合作;上游卫星芯片、定位模组企业订单量同比增长35%,供应链协同效应逐步显现。这一趋势表明,Robotaxi行业竞争已从单一算法比拼,转向技术生态综合实力较量,而曹操出行凭借先发优势,有望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。